業(yè)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yè)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美迪西藥物化學服務項目
美迪西與國內(nèi)外客戶已完成了數(shù)十個藥物研發(fā)合作項目,并已經(jīng)成功發(fā)現(xiàn)多個臨床前候選藥物。美迪西藥物化學團隊能為客戶提供如下服務:
新藥靶標的可行性評估
高通量篩選和基于結(jié)構(gòu)設計的活性化合物發(fā)現(xiàn)
活性化合物到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
先導化合物的優(yōu)化到臨床前候選藥物的確定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構(gòu)效關系研究
聯(lián)系我們(詳情請咨詢客服)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cn
電話:021-58591500;
網(wǎng)站:www.zd69.cn
溫馨提示:由于頁面內(nèi)容比較多,請選取搜索的方式或者咨詢客服獲得相應的服務信息,給您帶來的不變敬請諒解。
主要模型:
a、體外腫瘤細胞毒篩選模型
b、體內(nèi)抗腫瘤藥效評價模型(裸鼠移植瘤)
c、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劑篩選
d、NF-κ B 信號通路抑制劑篩選
e、wnt 信號通路抑制劑篩選
f、蛋白酶體抑制劑篩選模型
e、Iκ B 激酶-β (IKK-β )抑制劑篩選模型
f、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篩選模型
g、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篩選模型
篩選模型名稱 | 主要應用 |
a、體外腫瘤細胞毒篩選模型 | 該模型可用于評價化合物對體外腫瘤細胞生長及增殖的抑制活性,也可用來指導精制組分中的抗腫瘤活性單體的追蹤分離,檢測結(jié)果準確,重復性好,可高通量進行。 |
b、體內(nèi)抗腫瘤藥效評價模型(裸鼠移植瘤) | 該模型廣泛應用于抗腫瘤藥物研發(fā),是抗腫瘤藥物研發(fā)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結(jié)果綜合反映藥物的體內(nèi)作用效果,為評價化合物的成藥性提供重要的數(shù)據(jù)。 |
c、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劑篩選 | 該模型直接評價化合物抑制 NO 生成的活性,適合通量篩選,快速,靈敏。可通過預刺激確證化合物是否作用于 NF-κ B 信號通路,為進一步作用機制的研究提供線索。 |
d、NF-κ B 信號通路抑制劑篩選 | 該模型應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系統(tǒng)直接檢測化合物對 NF-κ B 信號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直接、靈敏,檢測結(jié)果是化合物是否作用于信號通路的直接判斷依據(jù)。 |
e、wnt 信號通路抑制劑篩選 | 該模型應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系統(tǒng)直接檢測化合物對 wnt/β -catenin信號通路的抑制作用,檢測快速,靈敏度高,可高通量進行。 |
f、蛋白酶體抑制劑篩選模型 | 該模型針對蛋白酶體復合物的核心 20S 催化顆粒進行篩選,可直接評價化合物對蛋白酶體的抑制活性,檢測靶點明確,快速,靈敏度高。 |
e、Iκ B 激酶-β (IKK-β )抑制劑篩選模型 | 該模型直接檢測化合物對 IKK-β 激酶的抑制作用,應用熒光比色的方法,檢測靶點明確,快速,靈敏度高。 |
f、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篩選模型 | 該模型通過熒光比色直接針對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過程進行檢測,檢測靶點明確,方法快速,靈敏度高。 |
g、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篩選模型 | 該模型通過熒光比色直接檢測化合物抑制 HDAC 的活性,檢測靶點明確,方法快速,靈敏度高。 |
2、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活性篩選
主要模型:
a、乙酰/丁酰膽堿酯酶(AChE/ BuChE)抑制活性篩選模型
b、促進 PC12 細胞化活性篩選模型
c、鈣流活性篩選模型
d、線蟲長壽模型 I
e、線蟲長壽模型 II
f、抗腦缺血藥藥效檢測
g、抗老年癡呆藥藥效檢測
h、抗癲癇藥藥效檢測
i、抗抑郁藥藥效檢測模型
篩選模型名稱 | 主要應用 |
a、乙酰/丁酰膽堿酯酶(AChE/ BuChE)抑制活性篩選模型 | 該模型以他克林(膽堿酯酶抑制劑)作為陽性對照,化合物與乙酰/丁酰膽堿酯酶的混合液在 30℃反應,乙酰/丁酰膽堿酯酶能夠催化其底物類似物碘化硫代乙酰/丁酰膽堿降解,生成硫代膽堿和乙酸/丁酸,反應生成物與顯色劑 DTNB反應生成黃色物質(zhì),在 405nm 處有特異光吸收。如果化合物對乙酰/丁酰膽堿酯酶有抑制作用,那么乙酰/丁酰膽堿酯酶催化底物類似物碘化硫代乙酰/丁酰膽堿降解的量就會減少,相應的與 DTNB 反應生成的黃色化合物減少,即在 405nm處的光吸收值變小,以此來篩選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
b、促進 PC12 細胞化活性篩選模型 | 該模型以未分化的PC12細胞為實驗對象,采用包被培養(yǎng)方式,以NGF為陽性對照,化合物溶媒作為對照組,誘導72h后,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PC12細胞分化情況,統(tǒng)計分析細胞分化率(軸索長度≥細胞直徑的細胞百分數(shù))、具有軸索的細胞數(shù)、細胞平均軸索數(shù)、梭形細胞比例等細胞分化的形態(tài)學參數(shù),以此篩選出具有促進PC12細胞分化活性的化合物。 |
c、鈣流活性篩選模型 | 該模型以細胞為檢測對象,使用離子指示劑 Fluo 4-AM 作為細胞內(nèi) Ca2+的測定技術。Fluo 4-AM 是 Fluo 4 的一種乙酰甲酯衍生物(AM),通過培養(yǎng),能夠輕易進入細胞中。AM 進入細胞后會被胞內(nèi)酯酶所水解,產(chǎn)生 Fluo 4,未結(jié)合的 Fluo 4 熒光很弱,與游離的鈣離子(Ca2+)結(jié)合后產(chǎn)生強烈熒光。使用 Thermo Scientific 高內(nèi)涵藥物篩選儀,激發(fā)光 485nm,5s 檢測一次,持續(xù)檢測 5min,以熒光的變化來判定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的變化,從而評價化合物的鈣流活性,為下一步的作用機制研究提供線索。 |
d、線蟲長壽模型 I | 該模型以 TJ356 線蟲株為實驗對象,TJ356 是 daf-16::GFP 轉(zhuǎn)基因線蟲株,正常情況下,daf-16 分布在胞質(zhì),當化合物作用于 Insulin-like 生長因子(IGF)信號通路時,daf-16 轉(zhuǎn)入核內(nèi)調(diào)控一系列基因的表達,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核內(nèi)聚集熒光,由此可以確定化合物是否對于該信號通路有作用。 |
e、線蟲長壽模型 II | 該模型以 N2 線蟲株為實驗對象,通過固體培養(yǎng)方式,采用 FUDR 平板表面給藥的方式,以不作任何處理的 FUDR 平板作為對照,挑入 L4 后期 N2 株線蟲,20℃培養(yǎng),統(tǒng)計兩種平板培養(yǎng)方法下 N2 株線蟲的壽命,能延長 N2 株線蟲壽命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衰老活性。 |
f、抗腦缺血藥藥效檢測 | 候選藥物配制成注射液,在大鼠再灌注后經(jīng)注射給藥。在給藥 24 小時和48 小時檢測大鼠行為,48 小時行為檢測后快速取腦切片染色并計算缺血面積。與模型組相比,如果注射了候選藥物的大鼠在行為評分或腦缺血面積上有所改善,則說明該候選藥物可能對中風具有潛在的療效。這是目前篩選治療中風藥物較為通用,也是較為可靠的方法。 |
g、抗老年癡呆藥藥效檢測 | 本模型用雙轉(zhuǎn)基因癡呆癥模型小鼠(PrP-hApp/hPS1 雙轉(zhuǎn)基因 AD 小鼠)進行候選藥物活性檢測。該 AD 小鼠在 3 月齡出現(xiàn)認知行為學變化,5 月齡出現(xiàn)老年斑,12 月齡有大量老年斑形成。通過觀察給藥后 AD 小鼠在 Morris 水迷宮實驗中的學習記憶能力,小鼠腦部 AChE 活性和 Aβ 含量來檢測和評價候選藥物抗老年癡呆能力,為候選藥物的進一步臨床研究提供充分的實驗依據(jù)。 |
h、抗癲癇藥藥效檢測 | 本模型用生理鹽水作為空白對照組,乙琥胺、丙戊酸鈉及苯妥因鈉作為陽性藥對照組,采用給小鼠腹腔注射受試候選藥物,30 分鐘后皮下注射戊四氮,然后以“首次延遲 5 秒的 5 級癲癇發(fā)作時間、延遲 5 秒的 5 級癲癇發(fā)作次數(shù)及死亡情況”三個指標初步評判受試化合物的抗癲癇藥效,為候選藥物的進一步臨床研究提供充分的實驗依據(jù)。 |
i、抗抑郁藥藥效檢測模型 | 本模型用 C57BL/6J 小鼠作為研究對象,檢測候選藥物對小鼠在強迫游泳和懸尾情形下的行為反應。使實驗小鼠在強迫游泳或懸尾的應激狀態(tài)下持續(xù) 6分鐘,通過視頻軟件分析、比較后 4 分鐘的不動時間來評價候選藥物的抗抑郁能 力,為候選藥物的進一步臨床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 |
體外血液學活性篩選模型
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三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和凝血酶時間(TT)是化合物或候選藥物體外抗凝活性的重要檢測指標。APTT主要用來檢測化合物或候選藥物對內(nèi)源性凝血的影響,PT主要檢測化合物或候選藥物對外源性凝血的影響,TT則是用來判斷化合物或候選藥物對共同凝血途徑的影響。該藥效學模型采用人質(zhì)控血漿試劑盒法進行凝血三項測試,能夠篩選抗凝血活性化合物。
②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互激活形成酶促級聯(lián)反應“凝血瀑布”的過程。血漿中有12種凝血因子,這些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的物質(zhì)基礎。純因子系統(tǒng)條件下,研究抗凝血化合物或候選藥物對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影響,可以找出化合物或候選藥物的凝血作用機制和作用靶蛋白。本模型采用純?nèi)司壞蜃酉到y(tǒng),酶學生色底物反應法測定化合物對凝血因子的影響,以確認化合物的抗凝血作用機制,目前主要包括:AT-III 依賴的抗凝血因子 IIa 和 Xa 活性;HCII 依賴的抗凝血因子 IIa 活性,抗凝血因子 Xase 酶活性,激活凝血因子 XII 活性。
a、胰島素增敏活性篩選模型
胰島素(Insulin)作用于肌肉和脂肪細胞后激活其信號通路,從而調(diào)動葡萄糖轉(zhuǎn)運蛋白 4(GLUT4)從胞內(nèi)向胞膜轉(zhuǎn)運進而完成葡萄糖攝取。不同的胰島素刺激濃度和 GLUT4 在胞膜上的表達量呈線性關系,故而檢測 GLUT4 的膜轉(zhuǎn)運率即為檢測胰島素敏感性的指標。
該模型采用過表達 GLUT4 的脂肪細胞作為檢測模型,量化化合物處理后GLUT4 在細胞膜上的分布量。利用 NIKON Ti-E 熒光顯微鏡和 Metamorph Offline
軟件實現(xiàn)對圖像的全自動采集和數(shù)據(jù)分析。根據(jù)化合物的作用時間不同,該模型可以分為急性或慢性檢測。此外,該模型具有靈敏性高、作用靶點明確等特點,是適合初步批量篩選胰島素增敏活性的有效模型。
b、葡萄糖重吸收抑制活性篩選模型
SGLT2全稱為2型鈉/葡萄糖共轉(zhuǎn)運體,其生理功能是在腎臟近曲小管完成對原尿中約90%的葡萄糖重吸收。SGLT2抑制劑能夠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通過增加尿糖排泄的方式降低機體血糖。同時,它不依賴于內(nèi)源性胰島素而發(fā)揮作用,降低血糖的同時能降低體重,是治療糖尿病藥物篩選中的一個新靶點。
該模型利用帶發(fā)光基團的葡萄糖類似物 2-NBDG 作為指示劑(綠色發(fā)光),檢測永生化的人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 HK-2 細胞的葡萄糖攝取情況。因此,該模型對被測化合物抑制 SGLT2 的活性具有提示作用。適合靈敏、批量,快速地初步篩選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根據(jù)化合物作用時間的不同,該模型可以檢測化合物的急性或是慢性抑制活性。
c、減肥活性篩選模型
在正常情形下,脂肪細胞數(shù)目到了青春期后就不再增加。成年以后發(fā)胖的人,一般是脂肪細胞因儲藏過多脂肪而變大所造成。在人體內(nèi),脂肪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在脂肪細胞內(nèi)的脂滴中。
油紅 O(Oil Red O)是一種易溶于甘油三酯的染料,可以通過 Oil Red O 染色方法來判斷脂肪細胞中脂肪的積聚水平。該模型采用分化成熟后的 3T3-L1 脂肪細胞作為檢測模型,用 Oil Red O 染色法來檢測脂肪細胞內(nèi)甘油三酯的含量,從而判斷化合物是否具有脂解作用,進而篩選出有減肥活性的化合物。該方法靈敏、簡便、適合批量篩選。
d、抗胰島素抵抗活性篩選模型
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胰島素發(fā)揮作用的靶器官組織(如脂肪和肌肉細胞)對一定劑量胰島素所產(chǎn)生的生理效應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種狀態(tài),是2型糖尿病主要發(fā)病原因。該模型根據(jù) 2 型糖尿病中機體在維持較高胰島素濃度的條件下仍然不能有效發(fā)揮其生理效應的特點,用高濃度胰島素孵育脂肪細胞,引起其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即在相同濃度的胰島素刺激下,與正常細胞相比,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的細胞只能調(diào)動部分葡萄糖轉(zhuǎn)運蛋白4(GLUT4)上膜,不能有效完成葡萄糖攝取的功能。利用該模型可直接評價化合物抗胰島素抵抗的活性。根據(jù)化合物對細胞的作用時間不同,還可以分為急性或慢性檢測。該模型靈敏、靶點準確,適合批量篩選。
5、皮膚化妝品活性篩選
a、B16、HDFa 細胞毒性實驗
通過 MTS 比色法,確定樣品的 CC50 (50% cytotoxicconcentration),即對50%的細胞產(chǎn)生毒性時的藥物濃度,從而確定以下活性實驗的安全樣品濃度。細胞與樣品共同孵育后,加入 MTS 試劑,MTS 是一種新合成的四唑類化合物,能夠被活細胞線粒體中的多種脫氫酶還原成水溶性甲瓚產(chǎn)物,其顏色深淺與活細胞數(shù)在一定范圍內(nèi)呈高度相關,通過酶標儀測定其490nm下的吸光值以確定細胞的存活率。與MTT 方法比較,MTS 比色法更加靈敏簡便,快速安全。
b、DPPH 自由基清除實驗
當自由基超過人體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時,受損的分子和細胞就會急劇增多,氧化損傷隨之產(chǎn)生,進而可能導致炎癥、癌癥的發(fā)生,還會引起皮膚干燥、暗黃、松弛、產(chǎn)生皺紋等。因此篩選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天然產(chǎn)物對于抗衰老化妝品的開發(fā)具有一定的意義。
本實驗利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來評價樣品的體外抗氧化能力。DPPH是一種很穩(wěn)定的以氮為中心的自由基,在515nm處有強吸收峰,當有自由基清除劑存在時,DPPH 會和清除劑提供的質(zhì)子結(jié)合形成 DPPH-H,從而使溶液顏色由紫色變?yōu)辄S色,在 515nm 處的吸光度變小。以此來篩選具有體外抗氧化能力的天然產(chǎn)物。
c、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實驗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過程中的主要限速酶,其活性與黑色素的合成量成正相關。研發(fā)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質(zhì)將成為治療色素沉著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多巴在酪氨酸酶催化下轉(zhuǎn)變?yōu)槎喟王喟王袃煞N代謝途徑,第一種繼續(xù)轉(zhuǎn)變?yōu)楹谏兀诙N與半胱氨酸相互作用后轉(zhuǎn)變?yōu)楹趾谒亍悠啡绻軌蛞种评野彼崦傅幕钚裕纯砷g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且在 490nm 處的吸光值會變小,據(jù)此篩選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樣品。
d、B16 細胞黑色素生成抑制實驗
黑色素是由黑素細胞合成分泌的,廣泛存在于人的皮膚、粘膜、視網(wǎng)膜、軟腦膜及膽囊與卵巢等處,黑色素分泌失調(diào)容易導致雀斑、黃褐斑、黑變病等疾病,因此篩選具有黑色素抑制活性的天然產(chǎn)物對于美白化妝品的研發(fā)具有重要意義。
本實驗所選細胞為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細胞),因為B16細胞的基本結(jié)構(gòu),特別是黑色素合成功能與人體正常的黑素細胞基本一致,因此B16細胞可作為比較理想的篩選模型。黑色素在 405nm 處有強吸收峰,當樣品抑制 B16 細胞黑色素分泌時,吸光值會減小,以此計算黑色素生成抑制率。
e、促膠原蛋白分泌實驗
膠原蛋白是動物體內(nèi)最豐富的蛋白,占人體皮膚蛋白質(zhì)的 71.2%。皮膚中一旦缺乏膠原蛋白,膠原纖維就會發(fā)生交聯(lián)固化,細胞間黏多糖減少,皮膚失去彈性并變薄老化,因此篩選能夠促進膠原蛋白分泌的天然產(chǎn)物對于抗衰老化妝品的研發(fā)具有一定的意義。
皮膚中主要以 I 型膠原蛋白為主,而 I 型膠原蛋白的分泌水平可以通過I型前膠原蛋白的分泌水平體現(xiàn),所以本實驗通過檢測I型前膠原蛋白的方法來計算I型膠原蛋白的分泌增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