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免疫組化指標的臨床意義
乳腺癌免疫組化指標很多,如ER/PR、HER-2、Ki-67、PCNA、E-Cadherin、EGFR、PS2、P53,TOPOII等,有些指標可以指導我們選擇合適的化療方案,有些指標可以幫助評估患者的病情及判斷預后。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常見指標的臨床意義。
1、ER/PR
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存在于女性正常乳腺的細胞,雌激素和孕激素通過ER和PR對細胞功能進行調節。當細胞惡變時,根據腫瘤細胞保留正常受體系統的多少,可以分為為激素依賴性與跟非激素依賴性腫瘤乳腺癌,臨床上又可以稱為ER陽性乳腺癌、ER陰性乳腺癌。因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調節,故PR陽性的乳腺癌,ER大多為陽性。大量研究證實ER及PR陽性乳腺癌患者則對激素治療反應性高,且陽性越高激素反應性越好,ER陽性者激素治療有效率達55%~60%,而受體陰性者有效率僅在5%~8%之間。所以我們通過檢測ER和PR含量,可以用于提示乳腺癌的預后信息和指導內分泌治療。
2、HER-2
HER-2癌基因是乳腺組織細胞中較常見而易激活的原癌基因。HER-2基因的表達與ER/PR表達呈負相關,HER-2基因表達陽性者可使ER陽性病人對內分泌治療的反應率降至20%;ER陰性病人內分泌治療幾乎無效。同時HER-2癌基因的過度表達還與乳腺癌的復發、轉移及生存期明顯相關,高表達者其術后早期復發率和遠處轉移率明顯增加,淋巴結陽性的乳腺癌HER-2基因的過表達是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3、Ki-67/PCNA
Ki-67及PCNA(增埴細胞核抗原)是腫瘤增殖相關標志物。Ki-67與PCNA免疫反應性與腫瘤分級相關。在乳腺癌中,其表達與ER呈負相關,與P53基因異常呈正相關。高Ki-67及PCNA標記指數的病人生存率明顯下降,預后差。
4、PS2
PS2蛋白是從激素依賴性乳腺癌細胞株中提取出來的雌激素誘導蛋白,在乳腺癌中表達陽性率約為43%~58%。PS2表達受雌激素的調控,因此其與ER、PR存在著密切正相關關系。大量研究表明,PS2蛋白能更好的指導臨床抗雌激素的內分泌治療。在預測內分泌治療反應方面,有學者認為PS2更優于ER、PR。
5、TOPOII
DNA拓撲異構酶Ⅱ(TopoⅡ)是一種真核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泛酶,在幾乎所有DNA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TopoⅡ表達與患者的預后有關,TopoⅡ高表達者的生存時間明顯短于TopoⅡ低表達者,病程進展較快者明顯高于病程發展較慢者。同時,TopoⅡ活性升高與腫瘤增殖有關,在中度或低度分化組織中TopoⅡ的表達明顯高于分化良好的腫瘤組織。因此其高表達提示腫瘤增殖和惡性度較高,預后不好。
6、EGFR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達產物,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家族成員之一。EGFR表達于正常上皮細胞表面,而在一些腫瘤細胞中常過表達,EGFR的過表達提示腫瘤細胞可能的轉移、侵潤,預后差。
7、p53
p53是一種抑癌基因,其陽性表達率約25%-35%。p53表達水平與細胞的高度增生及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有關,分化越低惡性程度越高的腫瘤,p53基因水平越高。p53基因蛋白陽性和ER陰性的乳腺癌患者預后不良,生存期短。
8、E-Cadherin
E-鈣粘蛋白是鈣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亞型的一種,對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極性、形態和組織結構起重要作用,E-Cad表達下調或功能缺陷時,細胞,細胞間和(或)細胞-基質間黏附作用將減弱甚至消失,致使腫瘤細胞呈侵襲性生長,并容易從原發病灶脫落,向局部淋巴結或遠處轉移。因此它的高表達表明患者預后良好。
9、P120
p120連環蛋白作為一個新的連環蛋白家族的成員,參與了腫瘤的發生、轉移,它的表達變化將會導致細胞粘附能力的改變,使細胞具有侵襲性。其的表達丟失作為腫瘤發生的一個早期信號,近年來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p120也參與調節E-cad的聚集、活化,調節細胞間粘附能力,增強腫瘤侵襲轉移能力,促使淋巴結和遠處器官轉移。同時P120與浸潤性小葉癌的發生和發展甚為密切,其可能用于浸潤性小葉癌與浸潤性導管癌的鑒別診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