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藥及生物藥上市公司競爭態勢
從2015年醫藥上市公司近年來的整體表現可見,雖然主營業務收入從2010年的3390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7859億元,但受到宏觀經濟影響,增速有所放緩,具體各子行業的整體經濟運行指標分析在上一期已有詳細分析(見封三版第73期)。這期主要側重在化學制劑和生物制劑兩大領域的上市公司的銷售、盈利及產品競爭狀況做簡單簡析。
化藥及生物制劑 收入和利潤表現
化學制劑、生物制劑的主營業務收入2013-201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3.9%和15.6%,高于中藥的9.8%。從化學制劑和生物制劑的企業收入增長和凈利潤增長近5年的走勢來看:化學制劑的收入增長從2013年開始放緩,在2015年止跌回升,而企業的凈利潤增長在2011年出現滑坡,反而是在2013年收入增速放緩時,凈利潤增長保持在相對平穩水平內,表明企業的管理能力在不斷提升。生物制劑的凈利潤增長率隨著大量含金量較高的產品上市,凈利潤增長一度飆升到30.6%,2014年凈利潤增長也有24.6%(見圖1-2)。
兩大子行業上市企業成績
化學制劑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領先的前10企業和凈利潤同比增長領先的前10企業中,有6家企業均分別上榜,包括翰宇藥業、福安藥業、譽衡藥業、景峰醫藥、恒瑞醫藥和康弘藥業。(見表1-2)。而哈藥股份、仙琚制藥和魯抗醫藥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在2015年交出了漂亮成績單,均超過100%。
通過米內網數據庫查詢可見,在樣本醫院中,韓宇藥業2010-2015年銷售年復合增長率為11.0%,主要在醫院銷售的產品主要有胸腺五肽、特利加壓素、生長抑素等,其中胸腺五肽作為其拳頭產品,對企業銷售貢獻率高達六成。譽衡藥業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未進入前五行列,但凈利潤增速超過50%,5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比韓宇藥業略高,為11.2%,其醫院市場主要產品為抗炎抗風濕類用藥鹿瓜多肽,其次是全身性抗細菌藥頭孢米諾,這兩個品種合計占了該企業銷售的九成市場,抗腫瘤用藥吉西他濱隨著其他競爭廠家的進入,市場份額受到一定沖擊。恒瑞醫藥作為我國老牌的抗腫瘤藥物研發和生產基地,近5年間樣本醫院銷售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7.8%,多西他賽、伊立替康、奧沙利鉑、替吉奧等抗腫瘤藥合計占企業銷售的34.3%,另外右美托咪定和苯磺順阿曲庫銨也分別有10%左右的銷售貢獻率。從企業研發能力來看,該企業在抗腫瘤領域的研發藥品申報數量達196個,其中申請候選藥物數量有48個,位居國內抗腫瘤領域研發排行前5行列,后期發展潛能無限。
生物制劑上市企業中,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領先的前10企業同樣有6家企業均分別上榜,包括溢多利(生物)、上海萊士、中源協和、長生生物、利德曼和博雅生物。營業收入未能有一家企業增速超過100%,而凈利潤增速中,海王生物、中源協和和上海萊士均超過100%,尤其是海王生物,增速達519.99%。主要產品有帕米膦酸、艾地苯醌、奧沙利鉑、替吉奧等。在今年6月份,海正的降壓藥厄貝沙坦片獲得美國FDA的簡略新藥申請(ADNA),該產品在國內有正大天晴、浙江華海、北京海燕、廣東潤都制藥等企業生產。上海萊士在醫院銷售的主要品種有人纖維蛋白原、人凝血因子VIII,兩者合計占了其在樣本醫院銷售的9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