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獲批新藥市場潛力榜
在動蕩的股市中,由于IPO不景氣、企業并購速度下降以及風險投資減少,生物制藥行業需要些“刺激”才能改善低迷的現狀。現在,這個信號終于出現了:預計今年將有47個新藥獲得上市批準,這將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
如果這些新藥都能在今年獲批,其在上市后的第5年,僅在美國市場的總銷售額就可達到230億美元,雖然這比2015年獲批新藥的預期總銷售額低很多,但相比前幾年,這仍是一個很好的形勢(見右表)。事實上,去年的好形勢并非特別現象,因為去年是新藥巔峰的一年,而從今年起,新藥市場將會開始走下坡。
EP Vantage分析了今年已獲得上市批準與可能獲批的新分子藥物(NMEs)和生物制劑,對其5年后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進行了預測,并分別列出了排名前五的新藥。
羅氏新藥“搶戲”
2016年對于羅氏來說似乎是關鍵性的一年,特別是如果其多發性硬化癥候選新藥Ocrevus能夠獲得上市批準。自從去年10月該藥公布了Ⅲ期臨床試驗的陽性結果之后,其銷售額預測就得到了飆升。目前來看,在今年的上市新藥中,Ocrevus將會是最暢銷的。
目前,羅氏另一只重要產品 Tecengtrip已經獲得了上市批準。Tecengtrip是首只PD-L1抑制劑,于今年5月獲批用于治療膀胱癌。該藥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申請還處于審批階段,按照《處方藥消費者付費法案》,其審評截至日期是10月19日。
不過,Tecengtrip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前景很難比得上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的PD-1抑制劑Opdivo。EvaluatePharma預計,后者在2021年的銷售額可達110億美元。
Opdivo和另一種藥物Yervoy占據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市場大約85%的份額,因此羅氏必須為其藥物尋找新的適應癥以及開發新的聯合用藥方案,才能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
此外,盡管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默沙東(Merck)的丙型肝炎藥物Zepatier在今年獲批新藥的第5年銷售預測中仍名列前茅,這無疑歸功于該公司強硬的定價策略。
而Intercept公司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治療藥物Ocaliva 在這份榜單中名列第3,也讓人感到驚訝。存在變數的地方在于,關于其銷售額的預測,超過一半來源于Ocaliva用于治療較大的適應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可能性。但截至目前,還不確定Ocaliva 能否被批準用于治療NASH。
難現去年輝煌
事實上,還有幾個目前尚在審批進程中的重要藥物可能會在2017年上市,這影響了今年上市的新藥總量。
其中,有兩種藥物尚未提交上市申請,即賽諾菲(Sanofi)的皮炎藥dupilumab以及禮來的抗乳腺癌新藥abemaciclib。不過,兩者均獲得了突破性療法認定,它們在提交申請后應該很快就會獲得上市批準。
禮來(Eli Lilly)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baricitinib和吉利德(Gilead Sciences)的乙肝治療藥物tenofovir alafenamide的審評截止日期都是在明年1月,但它們有可能提前獲得上市許可。
上述4種藥物的命運可能決定了2016年是新藥大獲成功的一年還是蕭條的一年,但無論結果如何,今年都比不上2015年的興盛。假如這一切只是市場回歸正常的跡象,而非衰退的開端,那么制藥公司還是會感到知足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