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藥巨頭未來5年創(chuàng)新形勢概況
制藥公司的的核心是什么,當然是藥了,一個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狀況如何主要看其管線藥物的儲備如何,不管此管線藥物是從研發(fā)投入獲得的,還是通過精明的并購獲得的,近日Evualtuate Pharma發(fā)布了制藥行業(yè)主要公司的管線儲備情況的一些數據,我們通過這些數據來看一下全球制藥巨頭未來5年的創(chuàng)新形勢。
一、10大管線儲備
哪些公司的管線儲備最為豐富? 管線儲備用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來度量,凈現值的本意是指一個項目預期實現的現金流入的現值與實施該項計劃的現金支出的現值的差額,在這里顯而易見是管線藥物上市后所累積的銷售額與開發(fā)這些藥物的花費金額的差值。在這方面羅氏繼續(xù)保持領先,它有著最為突出的管線藥物,這主要是因為羅氏在夯實其核心領域(抗腫瘤領域)的同時,在其他領域也加強了投入,出現了多種有成為重磅藥物潛質的候選藥物,比如治療多發(fā)性硬化病的Ocrevus以及治療阿爾海默茨病的Crenezumab,血液疾病藥物Emicizumab ,以及用于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的Lampalizumab。
二、最近上市藥物5年后銷售額表現
這里最近上市的藥物是指2012年12月以后上市的藥物,5年后銷售額方面吉利德走在了最前面,它的主要依靠產品有:抗丙肝藥物Harvoni(45億美元),抗HIV藥物Genvoya(37億美元),抗病毒藥物Descovy(43億美元),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制藥公司巨頭,它最倚重的產品也不過是三、五種,像吉利德以抗病毒藥物為核心,羅氏的拳頭產品是抗腫瘤藥物等,所以說一個公司要有自己的王牌才行,這就是所謂的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三、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VS存在風險的價值
當涉及到戰(zhàn)略策略,大型制藥公司之間出現了差距,在這里計算了每個公司現有產品因專利到期、仿制藥等競爭的因素而造成的“風險價值指數”以及因儲備的管線藥物即將上市而“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指數”,以這兩種指數為標準,從上圖可以看到將統(tǒng)計的制藥公司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保守型:此類公司現有的產品相對比較安全,但是在管線藥物的投入方面也不太給力,強生、拜耳現階段都屬于比較保守的公司;
第二種是失衡型:此類公司超過50%的現有產品的銷售額遭遇到專利到期、競爭等問題,同時管線藥物表現也比較疲軟,臨床研究數據輸出不順暢,在big pharma中輝瑞、阿斯利康、賽諾菲等都屬于此類;
第三類是風險相對較高的公司,例如對于羅氏來說盡管它的管線藥物價值非常高,但是它也面臨著兩大危機:其一是現有的藥物受到很大的來自生物仿制藥的威脅,其二是臨床研究存在失敗的可能性。禮來的情況和羅氏相似,幾個臨床藥物的研發(fā)情況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比如Abemaciclib、Solanezumab和Baricitinib),但是它的臨床研究相對比羅氏要順利一些;
最后一類是表現優(yōu)良的公司,這類公司的現有的藥物已經從專利懸崖的危機中解除出來,同時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活躍,管線藥物表現強勢,在不久的將來會為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BMS、GSK和諾華都屬于此類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