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聞風喪膽”的腦卒中發現治療新機制!

背景
腦中風是一種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和缺血性腦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不僅給病人造成極大的痛苦,也給家人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李鐘郁,前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英國首相丘吉爾,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等等,這些歷史上的風云人物和平常人一樣,一旦患了腦血管病,要么死亡,要么成為植物人或者殘疾,很難恢復到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和工作。今天,我們來與大家一同關注下7月2日New Atlas上發表的一篇關于匹茲堡大學對腦卒中研究的最新文章,研究發現了一種可以抑制由腦卒中引起的神經元死亡的蛋白質TAT-PP-2。

1.形成機制

腦血管阻塞阻斷了血液流動,導致神經元缺氧死亡就會發生中風。目前腦中風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在發病后的3個小時內給病人注射血栓溶解劑TPA(全稱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這種蛋白酶可以催化血纖維蛋白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纖溶酶是溶解血栓的主要酶,繼而可以促使血栓降解,避免中風發生。),這樣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
但一些沒有及時送到醫院進行早期干預的患者就會直接導致神經元缺氧死亡,更致命的是,在中風過后血流的恢復可能會造成再灌注損傷,患者暴露于氧化應激下會導致二次傷害。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直接受到攻擊的神經元,周圍腦卒中半暗帶的神經元也在數小時后死亡,造成對腦部神經系統更大的損害,甚至導致腦死亡。研究人員此次的發現則為腦卒中期間和后期對大腦的保護帶來了希望和可能。
2.研究進展
匹茲堡大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近期發現了腦中風觸發周圍神經元死亡的機制,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經得知,神經元的死亡是由于細胞中鉀離子的泄露,而這種泄露是因為細胞膜上的Kv2.1鉀通道和蛋白質syntaxin之間的相互作用。實驗還發現了一種可以干擾Kv2.1與syntaxin相互作用的化合物TAT-C1aB,可以有效抑制鉀離子的泄露。
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神經元細胞膜中存在著兩種Kv2.1通道,一種通道通過調節鉀離子來參與調節細胞興奮性,另一種通道允許新的Kv2.1通道進入細胞膜,增加鉀離子的流失,導致細胞的死亡。基于對Kv2.1通道的研究,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可注射血腦屏障滲透性神經性神經保護肽TAT-DP-2,這種保護肽阻止新通道的形成,從而避免鉀離子通過這些通道流出細胞。
3.實驗與結論

將TAT-PP-2注射入小鼠體中進行實驗,上圖左側是未經受治療的小鼠,右側的是注射了TAT-PP-2的小鼠。研究結果表明注射過TAT-PP-2的小鼠中風后大腦損傷區域相比于未注射過的小鼠小得多,且接受治療的小鼠也有較好的長期神經功能。目前的機制研究為研發藥物減小腦卒中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帶來了希望,然而最終是否可以成功的研發出一款人類適用的有效藥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從這樣有前景有希望的先導藥物開始,美迪西生物醫藥期待與您合作,助力從先導化合物到獲得臨床批件的過程。美迪西臨床前藥效部擁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及精神性疾病的動物模型,團隊擁有多年建模經驗,積累了豐富的成功建模心得。美迪西希望可以早日推動藥物的問世,緩解腦卒中帶來的致命損傷,為人類帶來健康和快樂。
參考文獻:New drug helps reduce brain damage from a stroke in mice(來源:New Atlas)
關于美迪西
美迪西(股票代碼:688202)成立于2004年,總部位于上海,致力于為全球制藥企業、研究機構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臨床前新藥研究服務。目前,美迪西擁有40000多平方米的研發實驗室,員工約1400人。美迪西的一站式綜合服務以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和更高效、高性價比的研發服務助力客戶加速新藥研發進程,服務涵蓋醫藥臨床前新藥研究的全過程,包括藥物發現、藥學研究及臨床前研究。美迪西與國內外優質客戶共同成長,為全球超過600家客戶提供新藥研發服務,美迪西將繼續立足全球視野,聚力中國創新,為人類健康貢獻力量!
聯系我們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電話: +86 (21) 5859-1500(總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