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2022年10月20日,由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迪西”)、昊暉咨詢(GEC Events)聯合SAPA-GP美中醫藥開發協會大費城分會,CBA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共同主辦的BIFT China 2022-中國生物制藥創新與前沿技術峰會分會“首屆新型抗體藥物發展論壇”在中國上海圓滿舉辦。
來自國內外抗體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分享他們在新型抗體研究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獨到見解,并與線上線下近千名醫藥研發者一起,就抗體前沿研究進展、趨勢等主要議題進行了多方位全角度的解析和分享,專設的2場圓桌論壇更是引發現場嘉賓和與會者的思維碰撞,會議信息量大,專業性強,主題涵蓋面廣,得到與會同仁的一致好評。
▲ 美迪西首席科學官彭雙清教授發表致辭
論壇伊始,美迪西首席科學官彭雙清教授發表致辭,表示近年來生物制藥行業迅速變革,抗體制藥是最成功、最活躍的研究領域。美迪西作為一站式生物醫藥臨床前綜合研發服務CRO,已承擔了120多項生物藥項目,其中,抗體藥物約占50%。同時,彭教授指出新型抗體藥物掀起了抗腫瘤藥物的研發熱潮,機遇和挑戰并存,并期待本場論壇為中國新型抗體研發提供理論指導和研發方向。
▲華奧泰生物總經理朱向陽博士作報告
華奧泰生物總經理朱向陽博士從行業發展背景、面臨的挑戰、未來的出路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生物藥研究現狀和面臨的挑戰》,首先指出傳統單抗仍然是生物藥市場主流,熱點靶點集中,腫瘤占了半壁江山,隨后系統介紹了雙抗、ADC、基因治療、CAR-T細胞等藥物的研發現狀,最后表示中國醫藥企業面臨著國家政策、投資環境、國際布局、靶點內卷四大挑戰,認為差異化、國際化是未來的發展出路。
▲優銳生物CEO倪健博士作報告
優銳生物CEO倪健博士講述了《精準靶向和整體免疫激活技術: 免疫腫瘤學的未來》報告,分析了腫瘤免疫療法的挑戰和痛點,詳細介紹了主動免疫檢查點調控治療技術和精準靶向和整體免疫激活技術平臺及其優勢,并對精準靶向和整體免疫激活技術重點項目等做了精彩演講。
▲開拓藥業副總裁楊劍飛博士作報告
開拓藥業副總裁楊劍飛博士以《基于ALK1 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開發》為題作了報告,介紹了ALK1 靶點在各種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深入闡述了血管生成兩種完全不同的的信號通路。同時,楊劍飛表示GT90009可同時結合ALK1和VEGF-A,并分析了ALK1信號通路生物信息學,介紹了HCC患者源性腫瘤異種抑制(PDTX)模型、結直腸癌肝轉移(CRLM)PDTX模型等。
▲集萃藥康功能藥效中心副總監孫紅艷博士作報告
集萃藥康功能藥效中心副總監孫紅艷博士帶來了題《生物藥在非臨床動物實驗研究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的報告,圍繞著“如何降低非臨床研究結果外推至人體的不確定性?”這一問題展開論述,從如何建立合適相關動物種屬的評價體系、藥物人猴不交叉的安全性評價著手,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與會同仁提供了思考的全新維度。
▲圓桌論壇1“雙抗與多抗的未來前景”
精彩紛呈的個人報告結束后,由彭雙清主持,華奧泰生物總經理朱向陽博士、開拓藥業副總裁楊劍飛博士、博際生物CEO張海洲博士、集萃藥康功能藥效中心副總監孫紅艷博士等嘉賓共同帶來題為“雙抗與多抗的未來前景”的圓桌論壇,探討了中國雙抗與多抗的研發方向、產業發展戰略以及藥物研發的研發機遇和挑戰。不同嘉賓基于自己的多樣化背景,分享了他們的獨到見解。在暢想新興技術改變產業的同時,嘉賓們也分析了所遇到的瓶頸和局限。場下觀眾紛紛向場上嘉賓提問,碰撞出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匯集新藥領導者的遠見卓識!
▲博際生物CEO張海洲博士作報告
下午,博際生物CEO張海洲博士帶來了題為《腫瘤靶向融合蛋白的研發與案例》的報告,首先就腫瘤靶向融合蛋白研發做了系統完整的梳理與階段成果的分享,并分析了腫瘤靶向融合蛋白研發的機遇和挑戰,并結合自身研發案例,分享了新項目立項需要考慮的因素,為后續融合蛋白的研發提供了寶貴參考。
▲維通利華技術服務總監鄢金周作報告
維通利華技術服務總監鄢金周以《腫瘤免疫研究中臨床前動物模型的選擇要點》為題作了報告,首先介紹了免疫缺陷動物的發展史,認為免疫缺陷鼠的不斷發展促進了腫瘤藥物的革新。闡述了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的特征和人原代細胞樣本的合規要求,詳細闡述了PBMC人源化模型、HSC人源化模型、免疫系統人源化的制備,并通過案例分享,就NOG及新一代的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如何支持腫瘤免疫藥物研發這一問題給出了答案。
▲啟愈生物CEO屈向東博士作報告
啟愈生物CEO屈向東博士講述了《利用雙(多)功能抗體達到最優治療效果》,指出雙抗的作用機制,簡單介紹了新型T-cell engager技術平臺。認為Claudin18.2成為理想的腫瘤特異性抗原靶點,并詳細闡述了啟愈生物Q-1802作用機制,以及在小鼠模型上的藥效研究,最后介紹了IL-15的研究現狀,為雙抗新藥的研究實踐提供了有意的案例參考。
▲懷越生物首席運營官戴朝輝博士作報告
懷越生物首席運營官戴朝輝博士以《NK細胞單雙抗以及聯合用藥開發策略及進展》為題作報告,指出腫瘤免疫療法已成為抗腫瘤的主要賽道,2021年已占腫瘤市場的70%以上,并認為NK細胞將是腫瘤免疫療法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隨后,戴博士介紹了懷越生物的抗體項目管線以及以NK功能為基礎的產品開發現狀,分享了最新進展和創新技術理念。
▲美迪西藥代動力學&生物分析主任章登吉博士作報告
美迪西藥代動力學&生物分析主任章登吉博士作了題為《生物制品免疫原性評價分析的關注點與實踐考量》的報告,首先明確了免疫原性、免疫反應性、全抗原、半抗原等幾個基本概念,介紹了構成抗原的三要素。章博士結合其自身的實踐與感觸,系統闡述了治療性蛋白免疫原性評價、細胞基因治療產品評價實踐中常見關注點,并分析了治療性生物制品免疫原性評價、預防性生物制品免疫原性評價的實踐考量,深入淺出,為醫藥發展提供了直接的、全方位的理論指引。
▲和鉑醫藥研發總監何云博士作報告
和鉑醫藥研發總監何云博士帶來了題為《抗體4- 1bb HCAb衍生雙特異性免疫細胞銜接器》的報告,介紹了從駱駝到嚙齒動物中只有重鏈的IgG(heavy-chain only antibodies, HCAb),表示Harbour HCAb小鼠可以產生全人類HCAb,以創新形式擴展雙特異性抗體的前景,利用HCAb構建抗體有明顯優勢,闡述了4-1BB HBICE?平臺的核心模塊,并分享了和鉑醫藥雙特異性抗體B7H4x4-1BB HBICE?HBM7008已顯示出強大的抗腫瘤功效、良好的可開發性和卓越的臨床前安全性。
▲蓋浦生物總經理胡輝作報告
蓋浦生物總經理胡輝以《利用 Qbd 開發糖蛋白藥物》為題,詳細闡釋了QbD這一概念,指出Qbd是一種科學開發藥物的方法,并介紹了QbD系統化的藥物開發流程,提出利用QbD理念和完整的CQA,建立適用于藥物全生命周期風險管控的體系,應為制藥企業的質量管控體系中的重點。
圓桌論壇2“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如何創新?”
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如何創新?新藥靶點研究同質化,如何看待內卷?新藥時代下,如何應對國際化的機遇與挑戰……在美迪西首席科學官彭雙清教授的主持下,啟愈生物CEO屈向東博士、美迪西藥代動力學&生物分析主任章登吉博士、懷越生物首席運營官戴朝輝博士、和鉑醫藥研發總監何云博士等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資深專家,以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為切入點,從多學科、多角度出發,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多樣化的答案。現場氣氛熱烈,精彩不斷。
此次論壇呈現了中國新型抗體藥物最新研究成果,就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熱點、難點展開了學術交流,先進的學術思想和精辟的研發理念,推動了中國抗體藥物的發展。美迪西作為主辦方之一,致力于為全球的制藥企業、研究機構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臨床前研究服務,在抗體領域,搭建了抗體藥物發現平臺、蛋白質/抗體藥代動力學研究平臺、ADC臨床前研發服務平臺等,已成功助力多款新型抗體藥物研發提速、增效、降本。
不論是抗體藥物的推陳出新,還是研發技術的加速迭代,都讓中國生物醫藥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美迪西期待與行業各界共同的努力和協作,加速新藥研發的源頭創新,加速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