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藥物發現階段中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優化
藥物發現階段臨床前候選物(PCC)確認通常包括
藥代動力學性質作為重要指標之一,但以什么樣的基質溶解化合物進行藥動學考察?藥物發現中使用高通量體外分析方法篩選新化合物的活性,40%的新化合物水溶度≤50μg/mL,30%≤5μg/mL,本次講座將聚焦發現階段化合物,特別是水難溶化合物的配制,其給藥基質和潛在能生物利用的配方/制劑。如何了解生物利用度差的根源及如何解決生物利用度差的問題。發現階段制劑的選項,例如對于難溶藥物怎樣選擇急毒試驗與長毒試驗的基質。如何確定適當的賦能生物利用度的制劑技術,為您介紹制劑配方策略與決策樹。

王晉博士,1992-2002年在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從事研發工作;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后;沈陽藥科大學藥物制劑學學士、碩士、博士。擁有超過25年的醫藥研發經驗,曾主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和化學仿制藥的研發,包括原料藥及片劑、膠囊劑、水針、粉針、凝膠劑、栓劑、搽劑、外用噴霧劑等的制劑研發。熟悉國內外藥品管理法、新藥注冊等國家醫藥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先后任職北京華素制藥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藥學負責人;中美華世通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中美合資公司)北京研發中心的總負責人;北京康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制劑總監;籌建北京普祺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并作為公司常務副總,CMC負責人將一類化藥推到IND直到二期臨床。2021年王晉博士加入美迪西生物醫藥。
聯系我們:
電話: +86 (21) 5859-1500(總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