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近日,綠葉制藥研發的利培酮微球注射劑獲得FDA確認,在美國不再需要進行任何臨床試驗即可提交新藥申請。這意味著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微球制劑產品不日將進入美國市場。
這是一種新氣象的開始。自新藥概念重新定義和分類后,新藥由現行的“未曾在中國境內上市銷售的藥品”調整為“未在中國境內外上市銷售的藥品”。根據物質基礎的原創性和新穎性,新藥分為創新藥和改良型新藥。一字之差,這會給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3類新藥退出舞臺
原有藥品注冊分類中的3類藥排除在新藥之外,過去減免臨床的注冊要求將會改變,那現有的3類新藥如何與一般仿制藥區分?一系列問題都有待監管部門出臺具體細則。
“這類新藥的定義和分類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重新定義新藥是中國藥物開發走向成熟的標志。”曾任美國FDA藥物評審中心臨床藥理部資深評審員的魏曉雄博士告訴記者,今后企業要強化這類品種與原創藥體內外一致性的研究與求證,這無疑對提升質量、控制風險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歸根結底,過去大量3類新藥的開發擠占了用于創新藥物研究的各種資源和力量,難以真正廣泛地開展創新藥物的研發,參與國際競爭。
最近,美國FDA宣布將調整其簡略新藥審批制度,今后仿制藥將無需提交最終打印標簽,即可進行相關審批。“新分類方法與國際接軌,與支持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加快審評等政策配合起來,將大大促進我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蘇勇博士如是說。
改良型新藥是趨勢
重新分類意在支持真正的創新。“目前國內做1.1類新藥的企業畢竟是極少數,今后發展改良型新藥將是趨勢。”魏曉雄判斷。
魏曉雄解釋,“在美國,505(b)(1)相當于中國的1.1類新藥。一般而言,大企業有條件做原創,可新藥上市后,他們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和精力都放在了銷售上。其實,不少已上市的原創藥仍有不足,甚至是缺陷,大企業未能進一步優化。在這種情況下,小企業開始聚焦該領域的研究。如不同鹽對生物利用度的影響等,因此新藥還有繼續改進的空間。505(b)(2)新藥就是對已上市藥物進行再創新,也就是國內所說的改良型新藥。在FDA每年獲批上市的新藥中,20個左右為原創藥,而超過70個是優化型新藥,且銷售也很不錯。”
新規明定,可在國內外同步開展全球臨床試驗,這對今后的藥物研發策略會產生什么作用?魏曉雄認為,今后改良型新藥將成大趨勢。“我建議,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重點研究有特色的制劑技術和生產技術,高端制劑釋放技術是這類新藥研發的重要平臺,包括脂質體釋放、緩控式釋放等。另外,治療儀器+藥物的模式是改良型新藥開發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