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技術厘清歐洲史前社會變遷
最近,歐洲史前考古領域產生了諸多研究成果,許多一度被認為是“難解之謎”的問題,逐漸有了清晰的答案。為什么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會在近期爆發?其中固然有學者對于學術難題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但不可忽視的是,歐洲史前考古學領域的多種新方法的應用,對厘清這些難題起到了重大作用。
DNA技術揭示人類血脈傳承譜系
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史前考古尤其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領域,DNA檢測技術已成為諸多學術項目的主要研究方法,日漸成為主流。通過DNA檢測技術,學者解決了許多過去沒有辦法解決的難題,如厘清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祖先混血的時間范圍和地點。人們過去認為,尼安德特人在5萬年前的中東與現代人祖先混血,其后裔逐漸向西伯利亞方向和歐洲方向遷移。但是,近期的DNA檢測結果表明,兩種人類混血的時間最晚可下探到距今3.6萬年左右,地點在東歐羅馬尼亞。這個結果說明,史前人類的進化和血緣交叉,在空間上范圍較大、在時間上具有持續性。
此外,通過DNA檢測技術還證明,地中海東岸屬于現代人祖先進入歐洲的必經通道以及現代歐洲人祖先的構成。傳統史前史認為,現代歐洲人祖先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克羅馬農人,但是最新的DNA檢測表明,雖然現代西歐人幾乎都有克羅馬農人基因,但是這種以游牧—采集為生的人,在當時并沒有形成很大規模。DNA檢測結果發現,現代歐洲人祖先還包括由近東遷徙而來的原始農民和由東歐大草原遷徙而來的顏那亞人(The Yamnaya),后者甚至在歐洲人的遺傳譜系中居優勢地位。
盡管DNA技術對于史前考古學非常重要,但是,該項技術促成歐洲史前考古學產出諸多成果的背后,也離不開傳統的考古工作。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讓-雅克·于布蘭(Jean-Jacques Hublin)認為,應用DNA技術進行考古研究的難點在于,目前能找到的古代人類遺骸十分稀少,特別是已發現的歐洲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舊石器晚期現代人祖先遺骸尤為稀少,這種不利局面為DNA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困難。有學者表示,由于年代久遠,許多遺骸DNA保存情況不甚理想,這也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未來DNA技術想要進一步在考古領域發揮效用,就一定離不開考古學者最基本的野外發掘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