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最近醫藥圈最火的頂流當屬輝瑞新冠特效藥帕羅韋德(Paxlovid)和國民神藥布洛芬(Ibuprofen)。之前我們詳細給大家介紹過“通往抗新冠的特效航道——帕羅韋德”(點擊了解)。今天我們來聊聊布洛芬這位長青藥的合成和作用機制!近期的布洛芬那可謂是一粒難求,一躍成為響當當的硬通貨。
布洛芬,分子式C13H18O2,化學名為2-(4-Isobutylphenyl)propanoic acid。布洛芬是一種常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 (NSAID),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產生鎮痛、抗炎作用;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解熱作用。布洛芬通常耐受性良好,一般不會引起臨床上明顯的嚴重急性肝損傷。
布洛芬化學結構
口服給藥:用于減輕輕度至中度疼痛,如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頭痛,痛經,牙痛,也可用于減輕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
注射給藥:用于解熱和鎮痛治療:治療輕至中度疼痛,作為阿片類鎮痛藥的輔助用于治療中至重度疼痛;發熱的退熱治療。
布洛芬是一種非對映異構的手性藥物,包含R-布洛芬和S-布洛芬。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藥物的大部分藥理活性形式是由其 S-對映體貢獻的,因為它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至中期,首次報道了無活性 R-對映異構體通過單向酶促轉化為活性S-對映異構體。大約 40-60% 的R-對映異構體在肝臟中代謝為S-布洛芬形式。其抗炎作用是由于S-布洛芬對環氧合酶 (COX) 具有抑制活性,COX負責前列腺素的合成,并在炎癥反應加劇介導的神經元死亡中發揮重要作用。布洛芬抑制 COX,減少一氧化氮 (NO) 的產生并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 (PPAR-γ)。
布洛芬作用機制[1]
布洛芬于 1961 年由 Boots Pure Chemical Company 首次獲得專利,并于 1984 年被批準為非處方藥。自問世以來,布洛芬一直以 Advil? 和 Motrin? 等多個品牌銷售。布洛芬的合成是從異丁基苯開始的。合成過程包括 Friedel-Crafts ?;?、還原、氯化物取代和 Grignard 反應。 然后通過 IR 和 1 H NMR 光譜分析每個步驟的產物,并通過熔點的測定分析確認最終產物。
1992 年,BHC 公司開發了一種新的可持續合成方法,將合成步驟減半。第一步使用無水氟化氫作為催化劑和溶劑,然后將其回收再利用。此外,BHC 方法背后的真正亮點在于降低了不需要的廢物和雜質,只產生一個水分子作為副產品,正是這一點促成了真正的綠色合成。
布洛芬的化學合成[2]
2009年,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的Andrew?R. Bogdan等人使用微型反應器合成布洛芬。微型反應器是在微通道或窄孔管中進行更安全、更高效、更具選擇性的化學轉化。使用異丁基苯和丙酸為原料,反應總時間約為10分鐘,粗產率為 68%,重結晶后產率為 51% (通過 GC 和 NMR 分析純度為 99%)。
布洛芬連續合成工藝[3]
2014年,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David R. Snead, 博士和Timothy F. Jamison教授以異丁苯和丙酰氯為原料,進行多步連續化反應。從起始原料到得到目標化合物,在三分鐘的總時間內,布洛芬從其基本結構單元組裝而成,每一步的平均產率超過 90%。
布洛芬連續合成工藝[4]
[1] Ashish Singh, et al.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relevance of Ibuprofen in therapeutics. Inflammopharmacology. 2021 Feb;29(1):5-14. doi: 10.1007/s10787-020-00764-w.
[2] Mark A. Murphy. Early Industrial Root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HC Ibuprofen process invention and its Quality connection. Foundations of Chemistry volume 20, pages121–165 (2018).
[3]Andrew R Bogdan, et al. The continuous-flow synthesis of Ibuprofen.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9;48(45):8547-50. doi: 10.1002/anie.200903055.
[4] David R Snead , et al. A three-minute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of ibuprofen: pushing the limits of continuous-flow processing.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5 Jan 12;54(3):983-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