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在星夜和曦光中穿梭,2021年已近尾聲。
這一年,美迪西以執著的信念,勇于創新地實踐著,精于品質地追求著,催生著拔節生長的力量,初露“‘美’大十八變”的蓬勃盎然。
今天,我們帶您一起回顧2021,共同見證美迪西的成長與進步!

生物技術藥+化學藥 協同發展
2021年,美迪西持續穩步推進化學藥、生物技術藥的研發戰略布局,同步創新,協同發展,繼續以全面完善的研發平臺,扎實可靠的技術水平,為客戶的各類藥物研發項目提供助力。
在化學藥方面,美迪西新建化學高活實驗室、PROTAC體外研發平臺、小核酸藥物合成平臺等,與時俱進,整合先進技術,進一步增強在化學小分子藥物領域的研發實力。
在生物技術藥方面,美迪西創新發展了核酸藥物生物分析檢測平臺、腫瘤免疫臨床前研究服務平臺、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臨床前服務平臺、生物技術藥物非人靈長類安全評價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等,研發服務全面覆蓋單抗、雙抗、CAR-T、CAR-NK、抗體偶聯藥物(ADC)等各類大分子生物技術藥。

國際化+本土化 雙線發力
美迪西緊跟國際醫藥政策法規發展的步伐,積極參與國內外化學藥、生物技術藥研發項目,在2021年為客戶完成多個中美雙報(NMPA/FDA),中澳雙報(NMPA/TGA)的創新藥研發。
2021年,美迪西與越來越多的創新藥企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共賦中國新藥研發,扎實本土根系。
同時,美迪西將目光望向全球的醫藥研發版圖,進一步加強了在北美和歐洲的拓廣力度,并成立國際研發服務部,配備資深的管理團隊和實驗人員、高專業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為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此外,國際研發服務部緊跟藥物設計以及合成的新進展和新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AI/ML),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高活性藥物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惰性碳氫鍵直接官能團化,光致氧化還原反應,以及流動化學等。球藥物研發客戶提供高質高效高性價比的合成化學、藥物設計、以及新藥候選化合物服務。

大動物模型+小動物模型 全面建成
美迪西響應行業和市場對于藥物和治療方法的需求,在2021年繼續完善臨床前藥物藥效評價模型和方法,新建了大小鼠栓塞性腦卒中模型(MCAO),并完善了細胞免疫療法評價所常用的同源小鼠模型、轉基因模型、原位移植瘤模型、免疫系統重建人源化小鼠模型等。
同時,美迪西積極攻克藥效建模難題,成功構建大動物藥效模型平臺,可承接糖尿病、肥胖癥、高血脂癥、骨質疏松、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癌、心血管疾病(心衰、動脈粥樣硬化)、慢性腎病、眼科疾病(干眼、白內障、青光眼、AMD、DME)、神經系統疾病(AD、PD、ALS、脊柱損傷)等疾病的臨床前研究。

AI智能+實驗室 跨界合作
2021年,作為張江AI新藥研發聯盟的首批成員,美迪西與多家國際領先的AI公司跨界合作,將臨床前實驗室一站式服務的專業背景與先進的AI計算有機結合,深度交叉,相輔相成,向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標再進一步。目前,美迪西AI輔助新藥設計平臺利用深度神經網絡機器學習技術,構建了BTK抑制劑藥物設計模型,并致力于建立 BTK 抑制劑藥物分子設計以及篩選平臺,發力“CRO+AI”。

南匯園區+川沙園區+張江園區 共賦新藥
美迪西南匯園區臨床前板塊動物實驗室逐步投入使用,與川沙園區、張江園區,既各司其責,又相互協作。新增近2萬平方米實驗室將用于拓展非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和安全性評價等服務。
和實驗室面積一同增長的,還有美迪西大家庭的規模。截止目前,美迪西擁有員工超過2,000名,為公司持續攻堅注入創新活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獲批成績+市場認可 鞭策前行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美迪西與客戶合作成功獲得臨床批準的項目超70件,在賦能更多客戶成就新藥夢想的同時,所取得的“成績”亦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1. 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
2. “2021最具價值科創板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科創板日報)
3. “科創金駿馬之卓越公司獎”(證券日報社)
4. “上市公司成長性50強”(證券時報社)
5. “金牛科創獎”(中國證券報)
6. “優秀專家工作站”(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指導辦公室)
7. 上海市“質量標桿”稱號(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8. “2021中國上市公司公益獎”(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論壇)
9. 2021年“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上海市知識產權局)
10. “科技創新服務示范案例”(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11. “金馬獎—2021最佳臨床前CRO/CDMO企業”(第十五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
12. “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
……
回望這一年的成長,是一次凝練,亦是一次總結思考。站在2022新起點上,美迪西承過往啟將來,繼續堅守“創新驅動,質量至上”,擘畫新藥時代的“美”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