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RNA解旋酶是參與RNA代謝的最大的蛋白質家族,在維持細胞內穩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多種疾病相關。此外,RNA解旋酶也是預測和診斷標記物和潛在的藥物靶點。然而,目前我們對RNA解旋酶的研究仍然知之甚少。
縱觀RNA解旋酶領域,深圳開悅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開悅生命”)開發了一系列RNA解旋酶藥靶,解決了當前腫瘤藥物研發中存在的藥物靶點局限性的行業重大痛點,是RNA解旋酶研發領域的先驅。近日,開悅生命獲得全球首個RNA解旋酶靶點創新藥IND批件,迎來發展里程碑。
作為開悅生命的創始人,張嚴冬博士是原南方科技大學博士生及博士后導師、美國華盛頓大學圣路易醫學院博士后、華盛頓州立大學博士,對RNA解旋酶蛋白家族的基礎研究與藥物開發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SCI期刊發表論文25篇。是什么讓這么碩果累累的科學家創業,選擇進入專業壁壘較高RNA解旋酶領域,一條“不確定”的道路?又憑什么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迪西”)獨家專訪開悅生命創始人張嚴冬博士,希望找尋出背后的答案。
Q1 美迪西:張博您好,首先祝賀開悅生命自主研發的針對RNA解旋酶的小分子新藥獲美國FDA臨床實驗許可(IND), 能先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款藥物嗎?
張嚴冬博士:感謝對我們項目的支持和關注!我們剛剛獲批IND的這款藥物是針對一個新穎靶點的小分子抑制劑,可以抑制其解旋酶活力。通過抑制該靶點酶活力達到抑制癌癥細胞中解旋酶的功能,進而抑制或殺死癌細胞。
Q2 美迪西:當下,腫瘤藥物的靶點已經相當成熟,為什么開悅生命會選擇自己原創藥物靶點,拓荒“無人區”?
張嚴冬博士:二十多年前,我們還是談癌色變,我身邊的很多人包括一些親屬在很年輕的時候因為得了白血病、肝癌早早離世,這些病消磨并榨干了人身體的最后一絲元氣,給患者和家人造成了很深的痛苦。雖然近些年靶向藥用于治療癌癥的比率越來越高了,但還有很多癌癥沒有合適的治療藥物。很多病人用了化療藥,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使得他們整體的生活質量下降很多,而且很容易有耐藥性發生。很多人覺得癌癥治療本質上是個無底洞,很少能完全治愈,雖然能延長患者的壽命一段時間。所以整體上,癌癥治療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領域,在癌癥藥物的研發上也有很多值得提升的空間,如何能開發出讓病人有質量有尊嚴活著的好藥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目前這樣的藥物不是很多。
Q3 美迪西:開悅生命全球獨創的RNA解旋酶藥靶與藥物研發平臺有何獨特的優勢?它有望解決目前腫瘤治療研究的哪些痛點?
張嚴冬博士:我們的切入點比較新,沒有沿襲目前整個領域內熟知的靶點和技術,基本上不能稱為一個賽道。它針對的適應癥是特異性表達了靶點蛋白的患者群體,按照我們目前的數據,這些患者是比較廣泛的,是其他已有的藥物不能很好解決的。
Q4 美迪西:您和團隊深耕RNA解旋酶十余年,可以說開悅生命是該領域的先驅。就RNA解旋酶研發領域整個領域而言,您認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張嚴冬博士:這一類蛋白很多不是癌癥驅動基因,跟目前熟知的癌癥基因突變后驅動癌癥發生不同。我們熟知的很多藥物都是靶向這些癌癥驅動基因的,比如EGRF, ALK, c-MET,VEGFR 等。但RNA解旋酶應該不歸屬在這一類,至少目前沒有廣泛的報道說這些蛋白在突變的條件下會驅動癌癥的發生。很多解旋酶在癌癥病理條件下會失調,表達量增高,或者在病理的條件下通過形成特殊的蛋白復合物發揮一些腫瘤特異性的促進作用。癌細胞依賴于它們來維持癌細胞的增值或癌性特征。究竟哪一些是值得開發為抗癌藥物靶點,不能輕而易舉判斷出來,需要做很多基礎研究,和冒險性質的嘗試。這應該是機遇和挑戰并存,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Q5 美迪西:展望未來幾年,預期開悅生命在研發管線方面會迎來哪些里程碑進展?
張嚴冬博士:未來幾年,我們希望:第一,首款藥物上市;第二,擴大藥物的適應癥,使得這個藥物可以在泛癌種適應癥方面真正實現它的價值;第三,在RNA解旋酶家族內陸續開發更多靶點出來。我們的最終愿望就是開發出真正創新型的藥物,解決目前臨床不能滿足的需求。
Q6 美迪西:今年6月,開悅生命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在融資難的大背景下,開悅生命是如何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與信任的?
張嚴冬博士:在去年資本寒冬的時候我們路演了多家投機機構,最終為我們投資的是一個家族基金,我想我們沒有辜負這些投資者對我們的信賴,未來我們也希望即使在融資難的大背景下,我們依然能夠初衷不變,堅持在資本寒冬里走出自己的倔強和特色。
Q7 美迪西:目前,開悅生命在RNA解旋酶領域的研究沒有可以對標的企業,沒有先例可借鑒。可否分享下您創業以來“孤軍奮戰”的心路歷程?
張嚴冬博士:如果主要是興趣和情懷的驅動,即使有很大的風險,可能也愿意承擔。當然前提是萬一失敗了,可以承擔這個后果。這個方面,在創業的初期,我們創始團隊對我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Q8 美迪西:近日,開悅生命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9月,開悅生命共申請發明專利30項,11項獲得授權,PCT專利申請2項,在企業運營三年多的時間里,作為領軍人,如何帶領團隊保持這樣高水平、高產出的科技創新成果?又是如何破解成果轉化難題的?
張嚴冬博士:目前在創新性成果方面,對科技型中小生物技術企業而言,我們算是正常水平。目前有很多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教授自己轉化自己的科研成果,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有較強的基礎研究做支撐,創新技術獨占鰲頭,加上資金的支持和頂級團隊的配置,是完成科研成功轉化的幾個要素。
Q9 美迪西:美迪西作為合作伙伴有幸為開悅生命新藥提供了的藥效和安評服務。您如何看待“合作”在當下生物醫藥創新生態中的作用和影響?
張嚴冬博士:我們在開展IND啟動過程中,跟美迪西的多個部門有過合作,也非常感謝美迪西團隊對我們項目的協助和支持!這個應該歸功于BD和項目執行團隊跟我們的有效溝通和交流。生物醫藥研發的工作,涉及多部門的協調和管理,對初創型的生物技術公司而言,高效的合作對推動項目開展很重要。
Q10 美迪西:展望未來,您希望十年后開悅生命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
張嚴冬博士:這是一個前瞻型的問題,我們希望開悅在十年之后,應該是一個擁有>10條原創性技術管線,并且已經有多款FIC品種藥物上市的重量級生物醫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