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全面剖析:吸入藥物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
說起吸入這種給藥方式,很多人都會想到吸入糖皮質激素(ICS)。作為治療支氣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藥物,它的臨床使用顯示出了較大的優越性,其局部濃度高、起效快,用藥量少、不良反應小,使用方便等特點都使吸入成為治療哮喘首選的給藥方式。除了哮喘之外,在很多其他呼吸道疾病藥物、抗菌藥物、麻醉劑等藥物的給藥方式上,吸入藥物也體現出了明顯優勢。
在新藥研發的進程中,吸入藥物由于其獨特的給藥方式,給臨床前的動物體內研究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于近些年來不斷創新,開發完善了吸入藥物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平臺。本周05月28日周四晚20:00-21:00,美迪西毒理研究部副主任繆文彬博士將來到云講堂直播間,全面講解吸入藥物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請各位準時收看!
繆文彬 博士
毒理研究部副主任
多年從事于毒理安全性評估研究,已完成藥物安全性評價單項課題近300余項,包括整套吸入藥物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項目,以及遺傳毒性、生殖毒性、一般毒性、制劑安全性、藥代等多類型課題,制定毒理學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6項,上海科技進步獎2項、總局等省部級獎項3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