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公開征求可豁免或簡化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BE)品種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仿制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辦公室對289基藥目錄內品種進行了梳理和調研,并經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專家委員會審議,擬定了首批擬推薦豁免或簡化生物等效性試驗(BE)的品種名單。
名單顯示,本次發布的豁免BE和簡化BE的品種涉及57個。其中,可豁免BE品種43個;簡化BE品種14個。雖然首批名單品種數量不足289目錄的20%,但并不意味著未進入豁免和簡化名單的品種沒有機會。其余未進入的231個品種對應企業也可向CFDA提出豁免申請,經論證后,決定是否同意豁免。
記者了解到,為了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有序開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這項工作進行了重大調整。原來這項工作由中檢院牽頭,從上個月開始,進入評價階段的工作已經移交藥審中心,由藥審中心牽頭,完成大量涉及補充申請、工藝處方調整等內容,現在已經有45個評價結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在接受《醫藥經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臨床應用上,目前國產仿制藥還不能形成對原研藥的完全臨床替代,特別是在‘一批兩規’政策實施之后,原研藥臨床應用量遠遠高于國產仿制藥,帶來不等值、不等效,更不等價的局面,沒法再一起競爭?!?/p>
霍勇也表示,有的國產藥品療效不明確,有一些早期批準的上市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礎研究薄弱,特別是“地標”升“國標”,1998年以前批準的藥品,很難找到藥品檔案,到底是怎么批的,并沒有科學依據,甚至偷工減料、擅自改變生產工藝,明明是乙醇提取,改成了鹽酸提取,嚴重影響藥品安全有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有段時間,在臨床應用上,國產藥的安全性和療效已經遭到了嚴重的質疑,如果不加速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的推進,會嚴重影響中國制藥產業的未來發展?!?/p>
這位專家坦言,國內企業研制的化學藥品或生物制品,有些是在國外上市的原研藥基礎上進行模仿和修飾,甚至有些仿制藥只是在“仿標準”,可以說并沒有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生物等效試驗,在效果上、療效上有些標準僅僅是含量合格,像抗菌藥青蒿素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藥非常少。
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在臨床上,一些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大多會選用進口藥,特別是三級甲等醫療機構,在招標過程中經常采用“一批兩規”,臨床醫生在用藥時常會問及患者用藥選擇,進口藥被認為是有質量保證的藥品,而國產藥由于沒有生物等效性評價,常常不會被有條件的患者選用。
實際上,自2016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豁免指導原則》后,醫藥產業界一直在期待《可豁免或簡化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BE)品種目錄》的意見發布。本次征求意見截至時間為12月11日,距離289目錄要求完成時限2018年年底還有一年有余。
為了加速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開展,目前總局已經發布一致性評價各類配套文件25個,參比制劑備案將近6000個,已經發布了10批參比制劑900個,對新藥295個參比制劑進行了全部梳理,B1/B2備案達到200個,可以說審評制改為備案制以來,289目錄以外的品質推進速度也在明顯加快。
日前,總局相關領導在“藥審中心落實兩辦創新推進會”上也表示,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對現有化學口服制劑2007年10月1日之前289個品種、1774個批準文號進行全面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以來,現已全面推開。從今年開始,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辦公室移交藥審中心,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也出現了一個轉折,由宣傳、推動、普及、鼓勵,已經進入試驗、評價階段。
另外,記者了解到,今年底將有一批一致性評價產品發布公告,使用LOGO,進入臨床,與原研藥實現等同,以后再招標的時候,只招通用名不再招商品名,同時總局也在部署注射劑再評價,注射劑再評價是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重要部分,我國將用5-10年的時間完成注射劑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