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咨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業務咨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咨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2025年5月8日至11日,由中國毒理學會計算毒理學專業委員會、災害與應急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及人工智能毒理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等機構承辦的“AI賦能化學物質健康風險防控技術研討會”在新疆石河子市隆重召開。
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的30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在化學物質健康風險防控領域及新藥研發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展開深入探討,旨在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助力國家“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會議背景與意義
本次研討會聚焦AI技術在環境監測、毒理分析、健康風險評估、創新藥物研發等領域的應用,致力于破解化學物質安全防控難題。
開幕式上,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江桂斌強調,人工智能正重構毒理學研究范式,為揭示微觀世界奧秘、解決環境健康及藥物安全等問題提供了全新路徑。石河子大學校長李兆敏、新疆大學黨委書記代斌在開幕致辭中指出,邊疆地區亟需通過AI技術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生態保護與人民健康提供科技支撐。大會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員、美迪西首席科學官彭雙清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王永安研究員、伯曉晨研究員,分別呈現了《人工智能輔助定向進化與表觀遺傳超親體》《突破傳統毒性評價瓶頸:智能時代風險評估的跨學科解決方案》《基于AI賦能的化學中毒新機制及應對新策略》《以復雜對復雜-人工智能藥物和毒物分析的探索》的精彩主題報告。會議還頒發了計算毒理學領域多項學術競賽獎項,彰顯了青年學者在學科創新中的活力。
美迪西生物醫藥首席科學官 彭雙清教授
美迪西生物醫藥首席科學官彭雙清教授受邀作題為《突破傳統毒性評價瓶頸:智能時代風險評估的跨學科解決方案》的主旨報告。報告以美國FDA近期宣布“逐步取消抗體類藥物動物試驗”的監管計劃為背景,深入探討了毒理學安全評價范式的變革趨勢。彭雙清教授回顧了近十年來其在推動我國毒理學替代法(新途徑方法,NAMs)發展中的努力,包括連續7屆主辦“毒性測試替代方法與轉化毒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促進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出版《毒理學替代法》《21世紀毒性測試策略理論與實踐》《藥物安全性評價關鍵技術》《體外與預測毒理學》等專著。他特別指出,FDA新政標志著傳統動物試驗的局限性已難以滿足現代藥物研發需求,而NAMs技術通過整合計算模型、類器官和AI預測,能夠實現更高效、精準的毒性評估。這一變革不僅加速藥物研發進程,更推動行業向倫理化、科學化方向邁進。
美迪西生物醫藥
AI技術賦能藥物研發創新
為應對毒理學評價模式的轉型,美迪西生物醫藥積極布局AI驅動的藥物研發平臺。自2021年發起成立“AI新藥研發聯盟”以來,公司已構建覆蓋藥物發現、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的全鏈條AI技術體系:分子設計優化基于AI算法生成高活性、低毒性的候選分子,并通過生物醫學大數據分析提升靶點選擇性,從源頭規避毒性風險。毒性預測模型建立急性毒性、靶器官毒性等多維度AI模型,助力早期淘汰高風險分子,縮短研發周期。臨床模擬與預測利用AI模擬患者人群特征,預測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為臨床試驗設計提供數據支持,顯著提高成功率。
彭雙清表示,美迪西的AI毒理技術平臺致力為國內外藥企提供關鍵技術支持,未來將進一步深化AI與多組學數據的融合,推動個性化藥物研發。
結語本次研討會不僅為AI技術與毒理學的交叉創新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臺,更明確了NAMs技術在全球藥物監管改革背景下的戰略意義。美迪西等企業的前瞻性布局,標志著我國在智能藥物研發領域正邁向國際前沿。隨著AI技術的深度滲透,化學物質健康風險防控將迎來更高效、精準的新紀元,為人類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